1. 首页 > 单机游戏

“小超市”崛起 下载小超市

作者:admin 更新时间:2024-12-17
摘要:“小超市”崛起,会员店之外的未来新星,“小超市”崛起 下载小超市

 

人口结构的变化,中国老龄化正进入中度阶段。有购物者动向调研表明,50-59岁生鲜购物者在小超市和生活超市渗透率超过其他年龄组。而在一、二线城市,生活节拍加快也成为门店近场化的驱动其中一个,消费者乐于去便捷、省时的购物渠道。而家庭规模缩小,也让社区业态可以满足日常需求。

因此,你能看到,晚上8、9点钟的盒马NB里,既有爱逛线下店,溜娃顺便买菜的老大众,也有下班后顺路补充给养的白领和扫荡零食酒饮的年轻情侣们……

2024年,商超业,除了山姆为代表的会员店继续高歌猛进,大型商超卖场调改进入新高潮,永辉、步步高等 “胖改”或自改迭代重塑商品之外,聚焦社区一日三餐的社区“小超市”开始崭露头角,尤其在江浙沪市场。

这其中,既有像ALDI奥乐齐这样的跨国零售商,也有本土商超、电商及新入局的区域零售商。

社区小超市的崛起

“小业态创造是接下来聚焦的重要路线”。

「零售球」获悉,未来2年内,华东一家商超龙头企业规划在其区域市场开出200+家小业态社区超市,和大超、标超多业态构成互补。

从这个“小超市”的规划看,深入社区,靠近消费者,精简品类,强调自有品牌或定制商品,以及高效运营,是典型的“类奥乐齐”社区平价超市。

图源:官网

奥乐齐是德国社区平价超市零售巨头,美国零售联合会(NRF)《2024年度全球零售50强》榜单第四名,目前在全球有10000+门店,排行第五的是Costco。奥乐齐2024年入华开店,5年一直踞守上海,仅开60+家店,通过“超值”性价比商品,强化鲜肉、牛奶等日常高频生鲜品类,现在,奥乐齐的“平价”特色特别出圈。

凯度数据显示,过去一年,奥乐齐在上海市场生鲜销售额实现38%的双位数增长。2024年前3个季度,有近1/4的上海家庭都去奥乐齐买过生鲜。这个“不紧不慢”打磨的国际零售商,已成为壹个既有性价比,又不失特色的“小超市”行业样本。

盒马旗下的盒马NB,现在也在积极开店。现在3月,盒马新CEO严筱磊上任后,谨慎放缓扩张速度,将2025年财年开店目标从原规划500家调整至300家,限量在上海周边江浙地区。

“几乎开壹个火壹个”,壹个零售媒体人评价,在上海之外、杭州、富阳等地,盒**品牌背书,让盒马NB一开起来,就成为社区热门超市。有知情人士认为,上述要进军小业态的区域零售商,某种程度也是狙击盒马NB在当地的快速渗透。

去年12月,生鲜电商叮咚买菜入局,开出叮咚奥莱,目前在上海有3家,无锡1家,在大众点评上,无锡当地人对“叮咚奥莱”的典型印象是,生鲜都是标准化包装,“和大品牌定制的商品性价比很高”。迄今,叮咚奥莱还没披露更多新店规划。

在人口结构变化和消费动向急速变迁的市场,当很多大商超们还在迷惘中调整,“小超市”成了线下为数不多积极扩张的新业态。

这一波“小超市”有大不同

社区平价小超市,在业内不算“新人”。

安徽合肥,2024年创办的生鲜传奇,定位小区门口的菜市场,是区域市场寻觅社区生鲜平价超市的早期玩家其中一个,打磨自有品牌和高效率运营,截止2024年已在合肥开出200余家店。

而在上海市场,20多年来出现好多少社区连锁超市。2024年10月,德国人Philipp Spangenberg开了以奥乐齐为样板的比宜德。但这个曾拿到数亿融资,野心勃勃要在2025年前在华东开800家店的品牌,2024年底停业。

更早之前,2002年成立的伍缘折扣店,顶尖开出230+家门店;2003年,西班牙著名零售商开的迪亚天天,2024年被苏宁全资收购,其300家密集布上海主城区的门店转型成苏宁小店……现在,都隐入尘烟。

但,这一波的新型“小超市”,和传统社区小超市有很大不同。

表面上,都是比动辄上万或数千平米的大卖场和超市面积明显变小,靠近社区。但本质上,绝非原来商超大卖场的小号版,其供应链、运营玩法和商品都有巨大差异。

上述在区域市场开小业态超市的项目负责人坦言,新的小业态不同在于,“把原有衣食住行的事务从头做一遍,极关注商品质量和价格,但成本会减半。”提供更低价格商品,但不追求低价,更希望“通过新配方,新的盈利方法为消费者提供更低的价格”。

开发差异化商品、做自有品牌商品和具有极点运营效率,是这一波“小超市”要打造的典型新能力。

打破传统的供应链玩法是核心的差异化。要实现商品的“平价”,需要不做传统分销玩法,不用帐期玩法,用现金直采买断,拿裸价,以自主定价。让消费者拿到实惠,也让“小超市”在规模效应下,通过商品力实现正循环。

图源:叮咚买菜

再比如,精简商品的能力。社区生鲜超市一个既需规模化,也要本地化的生意。通过在区域密集布店做到一定规模,还开发匹配本地消费者高复购的商品,实现大单品的规模化,这些都需要洞察动向,投入打磨的时刻和投入。

仓储会员店研究专家顾隽华认为,“精简sku是最难的,考验对消费者洞察的精准,以及开发大单品的能力。”

以奥乐齐为例,400-800平米,仅有1800-2500sku,运营高效,通过售卖90%以上的自有品牌商品实现极点性价比的差异化商品。

一位奥乐齐海外高管曾披露,进入新的海外市场,奥乐齐通常花10-15年打磨产品,构建规模,才开始收获长期成功。它们认为,短期内密集开店的巨大风险在于供应链,兼具特殊性和创造性的自有品牌商品的开发以及供应链伙伴,都需要以同步成长。

还有,持续创造的能力。要满足消费者对“性价比”的需求,商品表面的低价背后,是天天低成本——这个业态最难的事务。无论从门店运营,商品价格上,低成本都需要企业不断花精力检索全链路,采取各种方式挤泡沫,持续创造。

以上海的奥乐齐为例,截到现在年8月底,标价9.9元或下面内容低价产品超500个,占总商品数1/4,支撑平价背后,一个长期、动态的降价机制,全链条持续扫描缩减成本,包括优化物流集中配送,在包装上做改良设计等等。

表面上的“小”,以及平价的差异化商品,背后是一整套最新供应链、运营和人才组织力。

“小超市”的长期主义

在首都经贸大学教授陈立平看来,“经济周期、人口结构、消费行为改变是这个行业最底层的逻辑,当逻辑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,导致整个行业未来要发生特别大的变化。”

老龄化、少子化和小家庭动向,叠加了经济周期带来的经济放缓,大众对性价比的格外看重,都给新业态的崛起带来机会。

“经济放缓的存量市场不是坏市场”, 这也是BCG咨询企业全球合伙人章一博近年一直强调的见解,“眼下正一个价格链和零供关系重塑、效率提高和业态创造的决定因素时刻窗口。

这个窗口中,永辉、大润发等大卖场在迭代调改,也是“小超市”们的机会,从市场渗透上,有足够潜力空间;从位置上,符合消费者更近更方便的需求;从商品上,更满足大众对“性价比”和新生活方法的需求。

尤其在一些下沉市场,传统小超市生鲜占比大,但门店经营能力差,生鲜毛利低。同时,这些门店常规商品同质化竞争激烈,毛利低,完全依靠本地经销商,这会让具有差异化商品能力的新型 “小超市”更具竞争力。

而这一波“小超市”们天然具有的折扣化玩法更具有巨大潜力空间。2024年中国折扣零售市场规模约1.79万亿元,约占社会零售总额3.8%。而据尼尔森数据,德国折扣店市场份额高达近35%,其中AlDI约占8%,Lidl的占比12%。

机会很大,但持久的定力更重要。市场跑出来的品牌,无论国内的胖东来,德国奥乐齐,还是美国Costco、山姆,都经过数十年、甚至上百年打磨肌肉和基本功、文化,才跑入极致零售玩家决赛圈,被行业广为效仿和进修。

以会员店为例,这几年炙手可热,但山姆1996年就进入中国市场,故事20多年的徘徊和艰难打磨才进入高歌猛进的收获期。奥乐齐5年开60+家店,将自有品牌商品提高到90%,聚焦区域市场,不急于冒进扩张,和它所进入的其它海外市场一样,大概率会用10-15年积淀,构建未来加速扩张和赚钱的供应链。